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化工生意网 > 技术首页 > 行业应用

核电的发展没有天花板,受客观条件限制非常少

2009年08月20日 12:36:19人气:523来源:

8月14日,在*公司全系统大会上,接替“核电掌门”康日新出任中核集团总、党组书记的孙勤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他到来之前,一股核电建设的狂飙潮,在“核电春天来了”的亢奋中已然开始。

    “目前沿海能够布局的核电站已经不多,下一个核电热点将会集中在内陆。”一位核电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目前,内陆省份群雄逐“核”之战,正如火如荼进行,其结果不仅涉及中国核电的战略布局,也将关系到中国核电的技术与未来。

    “核电掌门”的倒掉

    一切来得都很突然。邹中堂在其博客中透露,在康日新被调查前一周,邹还约其进行专访,当时康日新身体有恙正在医院里。

    但是到8月5日,*公司(简称“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康日新落马的消息霎时引起震动,不过关于他落马的原因,zui初发布消息的*只是称其“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没有进一步说明。

    声音语焉不详让外界的猜测甚嚣尘上。有消息说,康日新主要是涉嫌在核工业项目招投标中违规和挪用公款委托理财炒股出现大幅亏损。另外一种可能则是康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了*。

    而在核电行业内部分析人士眼中,康日新被调查更是行业内部深层矛盾的一次爆发。“业内人士其实对于康的被查都心知肚明,尤其是在中核总部工作的人,中核一些下属企业的人也都知道一二,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说。”

    在中核集团内部,康日新是一个争议的*人,拥护和反对的声音都出奇地多。那些为他开脱的人坚持挪用公款炒股是公司集体决定,不是个人行为,反对者则历数康在任期间的种种不足。zui近,一篇关于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人事纷争的帖子就在网络上流传,文中矛头指向了康日新。

    核电产业内部关于技术路线之争多年来不曾平息。康日新一直被认为是核电技术自主化的极力拥护者之一,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之后,引进国外第三代核电技术已渐显成为政府的方案,但是康日新依旧“不识时务”地到处推销国产的CNP1000技术。

    出身农家,从一个替补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奋斗到*委员,成绩斐然、踌躇满志的康日新显得很高调,就连“中国核电掌门”的尊称据说也是他自封的。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在媒体面前过高曝光有时候并不是好事,但这位“央企长子”的人还是很喜欢接受媒体采访。

    能找到的关于他的语录非常多,。他曾说“我当总到今天,中核集团没有亏过钱”,也曾说过:“如果有一天,到退休的时候,大家评价说,康日新在这个位子上是不谋私利的,能把我当成一名敬业者,或者我们的事业能够在一个曲线当中平稳上升,我就很欣慰了。”

    漩涡中的中核

    在康日新被免职前,中核集团刚刚在7月1日庆祝成立十周年纪念。在中国*的央企名录里,中核集团一直排在*位。据悉这个排名也曾受康日新的异常重视,视为“长子”地位。

    截至2008年,中核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总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85%。

    翻开中核集团每年的成绩单可以发现,在康日新2003年接任之前,中核集团已连续亏损13年,而到2004年中核集团即实现补前盈利,合并利润总额8亿元。这不能不说中核集团近年来的形势好转也跟康日新有莫大的关系。

    中核集团目前已经拥有11台核电机组,装机总量接近1000万千瓦。另外,它还有十几台机组在建或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到2015年它将拥有超过1500万千瓦的装机总量。中核集团依旧在全国各地执行扩张战略。内陆多个省份提出要建设核电站,这给中核集团等三家核电建设和运营商一展拳脚的机会,而他们之间相互的竞争也多传出你来我往的激烈态势。

    康日新曾在某专业杂志上,红太阳做背景,摆出大手一挥的姿势。这一形象似乎要表明他带领中国核工业走向未来的决心。只是,曾经开口闭口就代表中国核电界说话的康日新,如今却陡然跌落。

    一位核电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由孙勤去接管,相信中核集团的情况会逐渐好转起来。孙勤此前已经在政府部门任职,他既了解国家发展核电事业的态度和规划,现在又去企业临危受命,相信他能很好地贯彻*的精神,把中核集团的发展统一思路,及早走出变局。

    狂飚中的核电竞争

    无疑,孙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核电建设正成为中国国家*的头等大事。由过去的“适度”、前几年的“积极”,到现在的“加快发展”,国家在核电发展上措辞的不同显现了核电规划的变化。

    据*官员称,《国家核电中*发展规划(2005-2020年)》将再次面临调整,核电装机容量将由原来占电力总装机容量4%提升为5%。这意味着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由4000万千瓦,提升到7500万千瓦,而现在仅为907.82万千瓦;同时也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的核电建设潮将汹涌澎湃,资金投入估计将达8000亿元之巨。

    巨大的机遇面前,几大核电*的竞争不可避免。

    中国目前核电业格局中,除了中核,还有中广核、中电投具有核电开发业主资质。其中,中核和中广核是维持了多年的“双寡头”,而中电投则是新进入者。

    中广核员工郝启軏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总体上说还是中核zui强,所以并不存在外界认为的直接竞争关系,总体还是靠国家调配占主导。中核的国企色彩浓厚,而中广核运营方式很像外企。就目前新上马的项目看,中广核占了大多数,意味着它正在迅速崛起,同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除了核电厂址资源的争夺,人才也是争夺的焦点。“原来中广核上马的项目,很多都是整个打包给中核的核一院和核二院去做,自己在技术上不怎么参与。现在中广核的资金非常充裕,开始从中核的研究机构里挖出大量研究人员,虽然中核作为应对也提升了技术人员的待遇,但是同中广核还是有差距”,郝启軏说。

    *致力于创新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中核和中广核一直都有矛盾:中核认为怎么能又分出去一家呢,中广核又觉得中核在好多地方压它,比如核燃料,资质的批准、技术供应。中广核这几年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技术力量,而中核则用下属公司压制中广核。”

    目前,中电投仅是山东海阳核电站的业主。中电投因承接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全部核电资产,得以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成为核电领域的。大唐、华能等传统电力集团,也对进入核电领域雄心勃勃。 福建福清核电站的一位核电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核电是块肥肉,谁都想吃一口。”路风认为,竞争性的体制在中国呼之欲出,只等国家有一个正确的政策引导。

    引入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国核技公司的一位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核技也有可能成为业主,目前正在运作。”而路风则不讳言对国核技的批评:“它就是一个怪胎。如果要做运营商,为什么要把持技术呢?三门和海阳它们都不是业主,却排斥业主公司参与谈判,也就是说它们在决定其他公司的商业条件,但是它们并不承担风险。”

    “引进技术”之惑

    桃花江核电项目,原计划按照源自*的二代改进型技术M310规划设计,到了2009年底就具备了正式开工的条件。然而,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桃花江zui终建设还是源自美国的第三代技术AP1000。

    国核技一位专家表示,地方是愿意上二代改进型,不过,国家要求内陆上核电必须要上三代AP1000,“采用*技术,统一技术路线”是关键。

    目前,业界戏称中国的核电技术为“万国牌”。已建成的项目中,大亚湾是*,秦山三期是加拿大技术,田湾是俄罗斯技术,至今未形成中国的核电技术标准体系。

    国核技一位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06年9月,35位专家(其中包括*和工程院9名院士)专门在北京西郊的一家宾馆召开会议,在AP1000和法国的EPR之间作出选择。讨论的结果是,有60%多赞同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有10%的专家赞同引进法国的EPR技术,弃权和中立各占10%左右。不过,据一位参加过这次会议后来被排除在决策程序之外的核电专家表示,这次会议是“被操纵”的会议,并未充分吸取不同的意见。对于其中的微妙,这位专家讳莫如深。

    2006年12月16日,原国家*主任马凯与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共同宣布,美国西屋公司zui终击败法国阿海珐集团,赢得了中国4台AP1000巨额订单。其中2台落户浙江三门,2台落户山东海阳。

    2009年3月19日,时任国家*副局长孙勤透露,浙江三门、山东海阳核电站2013年建成运营之后,将逐步过渡到三代;三四年后,新开工项目、尤其是内陆核电站,将考虑都使用三代技术。

    一位有着几十年反应堆经验的老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并不反对引进AP1000,但认为同时引进4台不妥,先引进1台运行成功后再批量引进不迟。因为,毕竟这套技术从来没在世界上实际建成和运行过。它只是个概念。”

    这位老专家心怀忧虑地说:“我zui担心,AP1000的主泵有可能出事。主泵是屏蔽泵,可以避免泄漏,具有很大的优点和吸引力,但与以往的轴封式主泵很不同。”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唐锡文也指出:“以往使用的屏蔽泵没有采用飞轮结构,西屋也就是在AP600设计过程中进行过飞轮性能试验,对于AP1000现在飞轮结构大小,性能的合理性还需要进行试验验证。”

    事实上,引进AP1000的后果受伤的不是EPR,而是国内二代改进型技术以及*积累下来的核电技术能力的基础。路风指出:“我们自己拥有核电技术知识产权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因此被日益边缘化。”

    完善核电工业体制

    在路风看来,中国的核电工业格局一直步履蹒跚于部门利益的窠臼之中,核电发展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战略和体制上的。至今,中国没有形成符合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的核电工业体制。

    对于此次第三代技术的引进带来的伤害,路风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引进路线危害zui大的是对中国核动力技术基础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只靠军费养活核系统(产品开发平台)。军费是不稳定的,军费受政治因素影响,但是技术队伍必须保持一个相当稳定的规模,这靠民用核电来养着。中国把民用核电这个部分拱手让人,作为国防工业的底盘就乱了。”

    路风认为,中国的核电技术虽然与引进并存的自主发展走了20年,它却被进入21世纪之后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计划*放弃了。核二院一位总工级别的老专家表示,事实上他们现在已经被边缘化了,靠在建的十几个二代改进型核电站“苟延残喘”。照此情势下去,中国*积累的核电自主化能力将被历史淹没而要从头再来。

    路风认为:“不可能统一技术路线,中国如果在核工业领域引进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就意味着要引进几个大国的技术,因为必须考虑大国政治。”

    事实上,国核技引进AP1000,并没有阻止中广核与法国的继续合作。中广核现在引进了EPR,它还在发展自己的一个叫做CPR1000的技术,并且拥有这种技术的。据悉,目前俄罗斯也积极与中国相关部门接触,要求中国的核电站订单。

    国核技一位专家表示:“要完成2020年的核电装机目标,如果AP1000上不了批量,二代改进型核电站还是得发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31food@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生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生意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生意网,https://www.chem31.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