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化工生意网 > 技术首页 > 技术交流

对铝表面硅烷及缓蚀剂协同改性的研究

2009年08月07日 09:45:56人气:246来源:

     20世纪70年代初,有机缓蚀剂开始在工业上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其化学稳定性好,不易水解和降解,缓蚀、阻垢效果好,使用剂量小。某些分子中含有长链烷基的有机酸酯缓蚀剂具有配位金属离子的能力,在一定的浓度下,可在金属铝表面自组装成有良好缓蚀效果及疏水性的保护膜。但膜层与铝合金的附着力较弱,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提供*的保护。某些*(SCA)能够明显改善无机相2有机相的界面粘接性能。铝管经SCA预处理后,可望在金属、有机涂层之间形成结构紧密、自由体积小的界面相,从而明显提高有机涂层体系的腐蚀防护性能,目前已成为金属表面预处理领域的新技术。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通过先后将铝浸入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溶液、含有长链烷基的有机酸酯缓蚀剂A溶液,取出吹干后在一定条件下固化形成致密疏水的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疏水耐蚀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考察,并初步探讨了其耐蚀机理。

    试验采用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和长链烷基有机酸酯缓蚀剂A

    钝化金属铝,通过先后将试样浸入BTESPT溶液,A分子溶液中,取出在100℃固化12h制备耐腐蚀的钝化膜。析氢试验、碱浸失重试验、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均证明钝化后的试样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空白样。膜中不含重金属和氟化物,通过了欧盟ROHS指令。利用SEM观察了复合膜的表面微观形貌,结合电化学试验初步探讨了复合膜的耐蚀机理。并探讨了复合膜的成膜机理。

    结论

    1BTESPT醇水溶液经40h水解后,溶液中≡SiOH浓度达到zui大值。复合膜在100℃下保持12h后,基本固化*。

    2经析氢试验、碱浸失重试验、盐雾试验及安全性检测表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且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3SEM分析及电化学试验说明,复合膜结构致密,对基体覆盖度高,主要通过抑制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来实现其对基体金属的保护。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31food@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生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生意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生意网,https://www.chem31.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