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化工生意网 > 技术首页 > 技术装备

河南大化肥基地“出尿素了!”

2009年08月07日 09:14:38人气:297来源:

   1990年5月5日,河南省中原化肥厂大型合成氨、尿素设备已准备就绪,高大的烟囱不断往外吐着白色的水汽。“造粒!”,随着调度指令,操作员按下操作键,雪白的尿素颗粒在造粒塔内徐徐落下。“造粒成功了!”“出尿素了!”人们欢呼雀跃。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原有的中小化肥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化肥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原油田的建设,河南省、中原油田提出了建设一个大型化肥厂的建议。

    1982年10月23日,时任中共**的*同志在听取了中原油田的工作汇报后问:“大化肥厂为什么还不建?已两年多了,这样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要犯错误的。”

    随即,由原河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牵头,大化肥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了。1983年9月,河南省赴京上报了《关于河南省天然气化肥厂开展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的报告》,并向*同志写信汇报了河南省开展的相关工作。*同志批示给时任中共*办公厅主任*:“启立同志:这件事我是个促进派,能否像引滦工程一样打个速决战,请你邀一两位省里同志,同他们谈谈。”

    1983年9月28日,原化工部部长秦仲达到河南考察时指出:“大化肥厂上什么产品,支持省里的意见,如果争取到投资,我主张复肥,如果不行就上尿素。”

    其后两年间,大化肥项目的初步设计、技术交流工作稳步推进。1985年9月,原国家计委对设计任务书进行了批复:同意新建河南省天然气化肥厂(后改名为河南省中原化肥厂),规模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

    工厂的蓝图就绘制在豫北平原、濮阳市西郊的一块沙丘地上。然而,建设伊始,困难重重。没有资金,省*说,就是卖裤子也要把大化肥建好,*改变河南省缺肥的状况。

    带着*的重托和农民的期盼,1987年9月30日,创业者们开进了沙丘。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厂里提出了“关死后门,倒排计划,加快速度,保证工期”的指导思想,并组织了五个“大会战”。1989年底,该厂基本具备投料试车条件,比国内同类厂家提前3个月建成,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连连说:中原人是好样的。

    然而,工厂建成后,还是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河南省的这套装置在全国采用了氨汽提法。尽管该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但如何开好这套装置,国内并无经验可循。

    因此,蒸汽平衡困难、控制系统故障、尿素中压冷凝器易结垢等问题接踵而来,困扰着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同时,国内在该厂之后应用氨汽提工艺的几个大、中型化肥厂也纷纷来函,请求支援开车、为装置“会诊”。

    技术人员围绕各项难题展开了攻关。他们根据国内外尿素生产的经验,结合该厂的生产特点,调整了有关工艺指标,改造了关键部位,严格了操作,收到了较好效果。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生产现场捷报频传:循环水稳剂配方的改造,大大提高了减腐阻垢能力;尿素中压冷凝器的改造,解决了易结垢、影响换热的难题;工艺空气的回收利用,提高了生产原料利用率;氨汽提塔倒头成功,延长了使用寿命。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31food@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生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生意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生意网,https://www.chem31.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