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元素定量分析与检测技术,基于其不需要样品准备、多元素同时检测、测量速度快、可远程非接触测量、系统结构组成简单等诸多优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备受检测分析领域关注。目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核材料分析、高压预混湍流火焰结构和动力学实验研究、能源转化过程、计算成像技术及应用等领域取得新的应用拓展。
激光诱导击穿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在我国迅速发展,在新机理的探索、新技术研发和现有技术实用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年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都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为我国光谱技术及光谱仪的发展提供了养料。
2020年3月12日,*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再次传来好消息:安光所张志荣课题组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激光光束形状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测定钢铁中锰、铬元素的影响》为题,发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SCI二区)期刊上。
据了解,在利用传统的x射线荧光、火花诱发击穿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检测钢铁中锰、铬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和配比时,存在不能现场、实时、快速分析的不足。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有无需样品预处理、多元素分析、远程原位分析等优点,在该检测项目中有其优势。
安光所课题组研究人员付洪波和贾军伟与清华大学合作,利用聚焦透镜光学模块组将激光器出射光束的高斯激光束整形为能量均匀分布的平顶激光光束,开展了激光光束形状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定不同基体钢样中锰和铬元素的影响研究。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对校正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激光束整形后,校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RMSECV)、相对误差(RE)、相对标准偏差(RSD)、检测限(LOD)都有显著的改善。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平顶激光光束整形方法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降低基体效应、提高测量重复性和精度的方法,不仅为推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钢铁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也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化工生意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生意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生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生意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化工生意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